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深中产业一体化“一把手”访谈图文实录
发布时间:2024-06-18

一桥飞架伶仃洋,深中通道通车在即。6月18日,“迎接大桥时代 拥抱黄金内湾”中山部门“一把手”访谈在中山市网上新闻发布厅暨海外传播中心举行。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尹明介绍深中产业一体化总体情况并就相关问题回答媒体提问。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深中产业一体化“一把手”访谈现场。胡超超 摄_副本.jpg

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杨骐玮

各位领导、嘉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中山市网上新闻发布厅,我是中山日报的主持人骐玮。

一桥飞架伶仃洋,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按下加速键。

近年来,中山抢抓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契机,聚焦规划、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六个一体化”,加快与深圳等东岸城市融合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互联互通、协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为进一步抢抓重要时间节点,市委宣传部组织相关部门“一把手”开展访谈活动,以“迎接大桥时代 拥抱黄金内湾”为主题、“深中一体化”为重点,畅谈深中通道通车后两地的发展蓝图,塑造“美丽中山、投资热土”良好城市形象。

今天我们邀请到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尹明作相关情况的介绍。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  尹明。胡超超 摄.JPG

大家下午好!

市发展改革局(市大湾区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战略定位,统筹扎实推进我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各项工作,协同各部门、各镇街发挥优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激发放大区位优势效应,以推进建设改革创新实验区为重要抓手,依托深中通道,努力在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上走在前、作示范。市发展改革局承担我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省委深改委正式印发《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后,今年2月,我市成立了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也是由市发展改革局(市大湾区办)负责。

在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推进深中“六个一体化”方面,我们主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统筹规划、营商环境、产业协同、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六个一体化”专责小组共同推进,并同时承担营商环境一体化专责小组牵头单位职能。一是搭建贯彻实施体系。统筹“六个一体化”专责小组,谋划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重点工作,编制“六个一体化”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提出各领域的具体任务,并形成首批10个省级支持事项落实举措清单,初步构建“1+6+10+N”的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贯彻实施体系(“1”即1个《实施方案》;“6”即六个一体化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10”即首批10个省级支持事项落实举措清单;“N”即推动形成系列改革案例和研提第二批省级支持事项)。二是强化协调督办。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收集各领域任务推进情况,做好总结通报,将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相关任务纳入全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考核体系中,强化跟踪督办,推动任务落地落实。

目前,深圳中山两市基本建立了各层级的协作联动机制,规划、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领域推进了务实合作,取得良好进展。深圳中山两市党政代表团多次互访会商,研究推动重大合作事项。两市职能部门、相关区镇(街)密切对接,已签署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合作、交通一体化合作、司法合作、社会治理合作、人才合作、人社领域合作、宝安区与翠亨新区高质量融合发展等协议,共同举办深中联合招商大会、深中联游采风、联游推介会,开展科技研发攻关合作等,“深圳+中山”模式不断刷新。

今年5月31日,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带队到中山市考察,提出要抢抓深中通道开通重大历史性机遇,进一步谋划推进两地高水平全方位务实合作,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具体工作层面,要坚持优势互补、共赢发展,进一步深化深中务实交流合作,深入研究各领域的潜在需求和可能机会,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努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挥深中通道等重大项目的关键作用,持续完善“海陆空铁”综合交通体系,强化现代物流业合作,推出更多便利两地市民出行往来的新举措,进一步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流动;要协同推进产业创新合作,结合两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市场化机制和政府推动,深化产业创新资源对接共享,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携手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全面推进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营商环境、文化旅游、民生事业、社会治理等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公共服务共享,营造跨市无感的生产生活环境,携手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六个一体化”专责小组,对接深圳共同谋划推进相关任务,携手加快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

主持人:杨骐玮

谢谢尹局,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提问的记者朋友先举手示意。下面开始提问。

媒体问答

宝安日报:营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软实力和竞争力。近年来,中山市持续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山的营商环境建设主要在哪些方面发力?取得了哪些成效?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  尹明: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坚定不移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对标一流、学习一流,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有力有效形成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企同心谋发展的生动局面。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全组织体系,以完善制度架构之优促高位统筹之实。为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我市高规格成立“中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16个专项工作组,通过建立完善下设工作机构主要职责、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等机制,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改革。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度政策清单之优促高瞻谋划之实。坚持把营商环境改革作为市委“一个大战略、两大攻坚战、一篇大文章、五大工程、一个坚强组织保证”战略谋划之一,制定出台《中山市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中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制度政策,连续四年推出营商环境改革年度任务清单,累计推进500余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助力推动中山营商环境建设迈入“快车道”。

畅通沟通渠道联系协调跟进之优促高效落实之实。设立“中山企业家日”,建立健全“行走的办公室”、“马上办办公室”和“书记市长直通车”等政企沟通渠道,在所有镇街设立“中易办”企业服务中心,市镇领导班子挂点联系规上企业实现全覆盖,诚恳倾听企业心声,解决企业诉求。营商环境建设树立正向激励导向,鼓励争先创优、改革创新及主动对标借鉴,每季度开展营商环境改革任务调度,推进改革落实。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企业和群众办事半径更短、速度更快、保障更足。

中山正全力打造“10分钟政务服务圈”,让高频事项实现“即来即办、最多跑一次”,便企利民的基层数字政府已在中山镇街全面开花,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目前,已有254项政务服务实现“就近办、自助办”、超100项高频服务“村居可办”、1068件“一件事”提供主题集成服务,推动“一件事一次办” 解决企业群众“办事慢”“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中山的政务服务便利服务圈不断拓展,已延伸至大湾区范围。目前,中山已实现633项政务服务“深中通办”、330项政务服务“湾区通办”,不动产抵押登记等47项服务“跨境通办”。企业电子印章平台实现深中互联互签,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互设深中服务专区,已为深圳居民提供政策查询、诉求反映等超5300件次。

中山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对建设用地供应流程进行优化、再造,运用“预受理”机制,推动产业项目快落地、快动工,全市共有59宗工业项目通过预受理机制实现“拿地即动工”或“拿地即出证”。同时,中山不断优化调整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符合要求的产业项目通过告知承诺制,可在3个工作日内取得施工图审查合格书,节省半个月至1个月的施工图审查时间。百亿级的中创新迈奇项目仅用时5个半月就完成了56项审批程序,三花集团南方总部基地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用时两个半月,只用了6天时间完成了常规时间不少于两个月的车间报建手续。

企业开办方面,全市企业设立登记网办率及核准通过率分别提升至95.63%、90.32%,让企业“少跑腿”乃至“零跑腿”,有效激活了中山经营主体活力。截至2023年,全市登记注册各类商事主体64.51万户,同比增长11.56%;累计助推32244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个转企率8.48%,居全省首位。

南方都市报:深圳作为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六个试点城市之一,近几年创新实施了一大批好举措好做法得到全面复制推广,近期也有典型经验做法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中山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和深圳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现在借助深中通道通车和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机遇,中山目前在推动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方面的工作举措和工作成效是什么?将如何把握利好机会缩小差距?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  尹明:

市委、市政府大力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全面学习拥抱深圳,积极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以改革优服务、提效能、拓空间,持续推动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走深向实。

一是深化合作对接,持续拓展推动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第一批重点事项落实。

持续深化深圳中山战略协作第一批重点事项的9项营商环境重点事项拓展见效:政务服务领域,推进政务服务“深中通办”,线上设立“深中融合一体化”专区,线下互设“深中通办”专窗,63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深中通办”,电子证照和企业电子印章实现“深中互认”。市场准入领域,企业开办线上平台实现链接互挂,试行深中食品经营许可资质跨城互认改革,实现中央厨房配送和餐饮管理企业许可资质互认通用。国际贸易领域,“智慧海关”建设对标深圳实现信息化远程监装和在线监管、“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业务在线办理。与深圳蛇口港、盐田港开通9条“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航线。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两市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推进执法信息和专业技术资源共享,加强执法协作。信用建设领域,推进深中两地跨区域信用合作,深中两地数据共享和应用场景达成共识。支持翠亨新区联动前海合作区创建信用经济试验区,探索共建“信用+产业”经济新业态。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信用建设发展联盟,推动信用产业集聚发展。

二是深化对标学习,清单化、制度化复制推广深圳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经验。

第一,纳入重点任务清单跟进落实。按照对标先进、看齐一流的宗旨,学习借鉴百余项深圳改革创新经验并纳入年度任务清单重点跟进落实。目前,市场准入领域,对标深圳开展的企业名称、企业住所、经营范围“三个自主申报”应用上线实施,重点领域“守信快批”173件业务落地,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服务平台建设上线运行,实现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企业设立登记等事项“一网通办”。登记财产领域,实现不动产登记全业务类型“一窗办理”“网上(掌上)办理”“税费同缴、后台清分”。纳税领域,开展“多税合一”申报改革,上线运行企业所得税和财产行为税综合申报。市场监管领域,组建我市公平竞争审查人才专家库,全面推进“沙盒监管”和触发式监管等监管模式等。

第二,编制专项行动方案重点推进。按照深中一体化、同城化标准,融合借鉴深圳营商环境建设改革举措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三年行动方案,印发《中山市对标深圳市开展营商环境融合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5年)》,聚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和要素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营造合作共赢的开放环境,提出160项对标深圳改革任务清单和38项深中融合发展合作事项,重点在深化市场监管领域深中信息互联、结果互通,深中反不正当竞争区域联动协作,深中统一涉产权领域法律适用标准,深中两地户籍迁移“一站式”办理,深中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深中不动产信息查询共享,深中信用数据共享、联合奖惩信息互通共享等领域强化沟通对接机制,紧跟深圳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三是主动求新求变,推动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第二批重点事项组合发力、借势借力。

编制《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推进营商环境一体化行动方案》,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将第二批事项清单融合细化分解为31条任务清单,通过全面学习借鉴深圳改革创新经验、自主改革创新,推动中山营商环境建设整体迈向更高水平,探索出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成果。充分发挥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赋能作用,围绕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聚焦市场主体所需所盼、推动跨区域合作、火炬开发区建设省级营商环境改革试点等方面,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先行先试、突出中山特色,助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高质量发展。

广东广播电视台:完善的信用体系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跨区域信用协作,实现信用共享共用,通过信用赋能,对于推动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请问,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与深圳信用领域合作方面中山市开展了哪些工作?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  尹明:

近年来,中山市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让信用成为企业可直接兑现的“真金白银”,持续擦亮“信用中山”金招牌,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2023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指导和全市各级各单位共同努力下,中山市获评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地级市中排名全省第一,2024年1-2月取得全国第一的历史佳绩。

按照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信用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工作要求,我市积极对接拥抱深圳,探索共建信用经济试验区,加快推进信用建设跨区域合作,促进深中乃至珠江口东西岸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信用基础设施联动。打通两地信用信息共享的实施路径,梳理出可共享公共信用数据清单,推动公共信用信息的共享、信用监管信息互联,积极探索两地公共信用报告互认,为两地信用监管协同提供信用支撑。

二是共同深化信用数据应用。以中山市开展国家个体工商户数据质量提升试点为契机,结合深圳市个体工商户公共信用评价做法经验,开展个体工商户信用画像分析评价工作。推动两地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对接合作,依托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大数据实验区加强数据融合、数据治理以及模型研发等数据应用研究和孵化。

三是共同开展信用经济支撑。支持翠亨新区联动前海合作区创建信用经济试验区,共同研讨创建信用经济实验区,开展信用经济发展规划、信用经济基础制度、信用经济标准规范等研究,定期举办信用经济试验区创建交流会。

接下来,我局将以“信”为桥,以“信”为基,加快推动两市信用跨区协作,制定重点任务事项清单,继续推动两市实现信用基础设施联动、营商环境一体化、信用产业集聚区共建,促进信用赋能产业协作,共同开展信用经济支撑,健全两地信用合作机制,进一步细化落实两市信用合作重点事项,推动深中区域信用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为推动深中融合一体化建设和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信用动力支撑。

南方杂志:未来深圳中山两地产业园项目主要来源有哪些?两市将如何促进项目落地?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  尹明:

2023年5月31日,深圳代表团到访中山,提出深中经济合作区的想法。过去一年,中山与深圳全力推进产业园方面的合作,中山已委托相关机构对深圳产业园进行对比。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距离。随着深中通道开通,两市距离大大缩短,目前两市选择的合作区域为中山火炬开发区民众片区和翠亨新区南朗片区,这两个片区具备连片的产业用地。二是定位。中山深圳的合作,通过两地政府搭台、市场主导、国资参与,共同打造为深圳产业链安全护航的配套园区,主要项目来源为深圳中山联合全球招商,通过国际国内产业链发达地区引进相关项目,另外,两市还将共同促进现有产业项目在珠三角布局。产业园项目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深圳总部,中山基地;深圳链主,中山配套;深圳研发,中山转化。我们相信,随着两市政府的紧密合作,促进产业链协作真正落地将更进一步。

主持人:杨骐玮

微信图片_20240621100601.jpg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莅临,感谢媒体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正在生成图片...

鼠标右键保存图片